关于放开异地高考的那只靴子,早早扔了出来,而装着异地高考时间表和路线图的那只靴子,却久久不能落地。究其原因,就是一旦推行异地高考,流入人口子女会挤占本地人口子女上大学的机会。归根结底,还是一种利益博弈。
来自安徽蒙城、在上海工作的徐娟,是“教育公平公民联合行动”志愿者项目的组织者之一,为了推动“取消中高考户籍限制,还随迁子女在常居住地教育公平的权利”,她四处奔波,给市领导写信,得到的答复是:高招政策按教育部的规定执行。
异地高考,确实是令人异常纠结的话题。早在2008年,就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地高考问题,后来教育部多次就此表态。今年3月份,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表示:鼓励各地出台外来人员子女在当地参加高考的政策,教育部将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7月份,全国教改领导小组办公室表示:完成义务教育的随迁学生,可在当地高考,但“尚无时间表”。
换句话说,近年来,异地高考“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楼”,关于放开异地高考的那只靴子,早早扔了出来;而装着异地高考时间表和路线图的那只靴子,却久久不能落地。究其原因,就是推行异地高考,流入人口子女会挤占当地人口子女上大学的机会。归根结底,还是各地在就此进行利益的博弈。
问题在于,中国流动人口的流入地,大多是经济发达地区,比如北上广,这些地区高等教育资源比较集中,每年的高招录取率要远远高于其他地区,这本身就存在着严重的教育不公。试图让这些地区主动放弃优势,显然是不现实的。是故,如果如教育部所说,“正在和上海、北京研究,逐步推进异地高考”,那么将遥遥无期。
目前的权宜之策,就是给异地高考设计一个过渡性的路线图:如何实现异地高考?如何推动试点?需要哪些政策安排?否则时间表就是纸上谈兵。犹记汶川地震后,教育主管部门在权衡利弊之后,在四川省内重灾区和其他地区,协调在川招生的高校依据考生数量分别投放招生计划,以确保重灾区考生与其他地区考生入学机会的公平。这已经为异地高考的推行,提供了必要借鉴。
也就是说,要么以包括异地高考考生在内的考生总量为基数,在流入地按比例投放每年的招生计划;要么在流入地内,对户籍考生和非户籍考生分别按比例投放招生计划。如此,基本可以缓解异地高考考生对户籍考生的升学冲击,也可以满足随迁子女就地高考的需要。
高考报名人数逐年减少,各地高中课改逐步完成、高考自主命题范围扩大,区域之间录取率严重不公,如此背景下,改革高招制度势在必行。如同徐娟所说“我们的孩子等不起”,异地高考,必须要有明确的路线图,而不仅仅是一个缥缈的许诺。
版权所有 © 北京网库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内蒙古114招生网 – 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内蒙古高考政策,内蒙古高校推荐,内蒙古自考成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胜古中路1号蓝宝商务大厦402 邮编:100029
电话:010-80788512 传真:010-80788512
ICP备案号:京ICP备12024748号 技术支持:中国网库[
32.22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