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录取工作进入复试阶段。今年硕士研究生考生选择专业的目的性非常明显。一项针对2011届大学毕业生流向的网上调查显示,排名第一的读研理由是“就业前景好”,达到36%的比例。就业期待成为大学生们读研的最大动力。
统计数据显示,报名参加2011年考研的全国考生比2010年增加了11万人,达到151万名。而报考北京地区硕士研究生的全国考生也达到26.37万人,数字为近6年来最高。海天教育北京分校校长李强告诉记者,在金融危机、就业形势欠佳的时期,考研一度成为“战略性逃避”的选择,而今“考研热”则体现出了一种专业再选择的趋势。
考研——转变专业方向
大同大学学生李竹芳本科所学专业为小学教育。不过,她可以说是“被填报”的这个专业,自己一点儿都不喜欢。从高中时起,李竹芳的理想就是从事新闻与传播方面的工作。大学四年的学习中,她给自己定了个目标,就是一定要考研,考取自己喜欢的专业,将来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最终,李竹芳报考了传播学专业。
其实,与李竹芳经历类似的学生大有人在。据海天北京分校校长李强老师介绍,在2012年的考研学员中,近30%的同学都是为了实现自身的爱好,改变当前的专业方向,比起前些年的“跟风”现象,似乎“追求”更加明确了。更为突出的是,获得高分的同学绝大部分都是目标非常明确、有职业规划意识的同学。
海天考研院校专业分析专家吴睿告诉记者,大学生考研的原因大致有几种情况,迫于就业压力,寻找更高的起点和平台;不喜欢目前的专业,想转专业;高考失利,继续实现名校热门专业梦想;迫于家庭压力;跟风考研等等。其实,迫于就业压力和跟风考研的还是居多,但对本科专业不满意,期望转换专业或想实现高考时遗落的专业梦想的比率在逐年加大。可以说,目前同学考研的专业选择确实比往年更加明确了。
考研——先测评后决定
北京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大三学生小李对于未来硕士研究生的专业选择感到苦恼。目前,她所读院校、所学专业都是家长包办的。而自己喜欢人力资源管理、新闻、社会学等专业方向。为此,小李参加了海天考研高端辅导课程研发中心的测评。一周之后,测评顾问提供的报告显示,她比较适合的方向是社会学,一方面是性格比较开朗、服务意识很强,另一方面社会学是目前比较紧缺的就业方向。至于学校选择则由小李的个人基础及考试情况确定。
事实上,仅凭喜好确定考研专业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喜好”不等于全部的“职业规划”,“喜好”只是“职业规划”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未来的“职业定位”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完全依“喜好”来定专业未免存在武断的嫌疑。这也是海天教育开发考研专业测评系统的根本原因。
据介绍,测评系统中含MBTI性格测评、霍兰德兴趣测评、加德纳能力测评、考研专业发展倾向、应考心理状态分析等职业定位服务的模块。经过这些测试后,测评顾问联合院校分析师、职业规划师以及各科辅导老师一起分析后,生成的个性报告里面涵盖了个人基本情况、职业定位、目标选择以及实现设计等全面的信息。
海天考研高端辅导课程研发中心史老师告诉记者,考研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选择,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适合考研。科学、全面的测评系统将为人生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考研——合理选择冷热
不可否认,考研学生的专业选择越来越理性。但是,专业扎堆儿的现象依然存在。海天考研专家吴睿告诉记者,很多考研学生往往选报一些热门专业。其实,所谓热门专业只是目前社会认可度较高、需求量大的专业。但是,随着相关专业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社会需求势必呈现递减趋势,很可能由报名时的热门变成毕业时的冷门。所以,考生在选择所谓热门专业时,一定要对社会需求的发展变化做适当的了解和评估,了解所选专业的社会评价与目前的社会需求是否平衡,评估未来的专业需求状况。
从近几年研究生报考专业选择看,工商管理、计算机应用、法律、企业管理、金融、通信等专业仍然是咨询的热门。因此,无论高校还是培训机构都应该立足帮助考生在选择院校专业时,客观分析专业状况及社会发展需求,尽量将信息全面呈现给学生,让其在决定考研时就能看到毕业时就业的形势,真正做到考研与职业规划的完美结合。
随着各高校公布调剂名额,很多考研学生不得不等待调剂的结果。海天考研政治辅导名师阮晔表示,之所以调剂,一方面因为考生最初选院校定专业时不明确,没有仔细了解过报考院校、所选专业近几年的报录比;另一方面,则是同学对热门院校专业过度追捧,对报名人数、水平预期不够了解。不过,在调剂申请中,考生依然需要理性选择,不能抱着只要能上就行的心态。因此,调剂申请时,应该优先选择专业相同但院校热度较低的方向,如果不行再选择相近专业的其他院校。
版权所有 © 北京网库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内蒙古114招生网 – 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内蒙古高考政策,内蒙古高校推荐,内蒙古自考成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胜古中路1号蓝宝商务大厦402 邮编:100029
电话:010-80788512 传真:010-80788512
ICP备案号:京ICP备12024748号 技术支持:中国网库[
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