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一些学校相继举行的高考誓师颇有“火药味”,引发人们再次关注一个老话题:我们该以怎样的心态应对高考? “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三四决意霸川南,不破高考誓不还。”“春风吹,战鼓擂,今年高考谁怕谁?”3月18日,距离成都泸州市高三一模考试30天、全国高考81天,泸县二中高三40个班2500多名师生参加“决战一模,决胜高考”誓师大会,会上喊出的高考誓言很雷人。
“为了爹娘,为了自己,拼了。”“目标清华当仁不让,理想北大美梦成真。”河北衡水二中近日上演“拼百日、夺桂冠、凌绝顶、展雄风”高考誓师大会,齐着校服的高三学子高举右臂、高呼口号的场面令人震撼,短短十来天视频点击量就超过370万,在网友中引发热议。赞扬派称:“要的就是这种精神!”批评派感慨:“这是教育畸形发展! ”
对于高考誓师,受访者同样观点不一。“我在高中也经历过这样的场面,个人觉得蛮好的。”就读于盐城某中学、现已大学毕业的乐欢说,高考誓师能提醒将要参考学子把握好时间与节奏。
“不要将高考‘妖魔化’。”去年才经历过高考的南京工业大学英语专业大一学生陈依凡,对高考誓师很不以为然。在她看来,高考并非是件“苦逼”的事,而是事在人为。“在迎考过程中,多和学友沟通,一起散步、聊天、发牢骚,互诉烦恼,都会有助于保持好的状态。”小陈说,自己就是这样轻松度过高考。
“高考誓师有提醒作用,但也会增加紧张气氛,让人心里发慌。”南大毕业生苟亚玲的观点相对折中。她认为,为高考学子打气不必隆重“誓师”,而可以换种较亲切而又实在的方式。比如,请些考出好成绩的学长来开经验交流会,以聊天的方式鼓励高三学生。这些过来人的经验,更能化解应考学生的焦虑。
对高考誓师,部分中学校长表示有限认可。南京29中校长孙汉洲说:“要打胜仗,不单单靠武器,还要靠勇气。高考如果是个战场,用这种方式给学生鼓劲,无可厚非。”不过,他提醒说,这种形式不能搞过头,应多关注学生的心理调适。“我们学校,为学生办心理讲座,体育课也未因高考而被挤占,让学生能劳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此外,还给家长介绍心理学、营养学知识,请他们配合做好学生心理调适。”
“这是很多学校习惯做的事。”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殷飞感言,学校组织誓师大会,是想给所有学生一次提醒,给长期处于高压下的学生再次加油,让有懈怠情绪的同学能惊醒。但是,学生的感受可能与活动设计者的初衷背道而驰,他们更多感受到非理性的压力。喊口号,除了带来心肺舒张产生的快感和情绪宣泄,可能还有不尽的压力和烦躁。
“高考誓师是学校片面追求应试教育的集中体现,反映了教育观念的误区――培养人的活动被简化为应试,学习被窄化为谋生的手段而非精神的成长!”殷飞认为,“这种轰轰烈烈的活动,将错误的人生观和发展观强压进孩子意识,学校没能成为观念变革的引领者,反而成为应试教育和扭曲的考试文化助推者和焦虑的传播者。”
南京的中学也搞过高考誓师,不同的是多了些温情,少了点“火药味”。南京一中前不久举行“18岁成人仪式暨高考百日誓师大会”,高三(12)班一位家长《写给18岁的女儿》的一封信感动全场:“女儿,18岁之后的你将越来越独立面对人生。当你遇到困难或遭遇挫折时,我希望你能坦然应对,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女儿,快要高考了,在艰苦的高三阶段,你的近视加深了,脸颊消瘦了,在我和你妈妈内心都有一种不可名状的忧伤……”
金陵中学的“高考宣誓”,更像是老师们送祝福。“希望同学们对学习的坚持就像循环小数,一遍一遍螺旋上升,祝同学们在高考中取得最大值,让人生曲线的离心力成为零。”王丙凤老师用数学语言送出的祝福,让学生们觉得亲切又新鲜。该校语文老师顾健说:“临近高考,学校应给考生创造相对轻松的环境,那些‘重口味’的誓师口号有意无意给学生增加压力,委实不可取。”
“多数学生高考时正好18岁,处于迈向成人的门槛阶段。”南京一中教务处副主任叶红认为,对已成年的孩子来说,高考的意义不仅是分数,更多地意味着学会接受挑战,学会承担责任。
高考竞争虽然不可避免,但其过程是可控的,应尽量避免人为制造紧张。作为教育组织者的学校,必须打破应试思维定势,尽可能把学生全面发展融入教学,而不是一味“死揪”。“过大的压力和没有压力一样,都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殷飞表示,高考冲刺阶段,学生最需要的是冷静和理性,而不是激动和冲动。
(中国114招生网 收集整理)
版权所有 © 北京网库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内蒙古114招生网 – 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内蒙古高考政策,内蒙古高校推荐,内蒙古自考成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胜古中路1号蓝宝商务大厦402 邮编:100029
电话:010-80788512 传真:010-80788512
ICP备案号:京ICP备12024748号 技术支持:中国网库[
46.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