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父母与孩子的对话与协商
我们这代人有自己的理想,孩子也有他们的理想。两代人一起填志愿,应该是一种父母和子女间互相说服、平等对话的过程,最终志愿应该是由孩子敲定的,因为书是他去读。而我的志愿,是希望孩子能学会决策、学会倾听,并且能吸纳有道理的意见。——老杜
高考(微博)志愿填报完毕。明天,广东高校开始录取工作。对于很多孩子来说,填报高考志愿是他面临的第一个重要选择。
选城市还是大学,选什么专业?将来要干什么?对于家长们来说,这是第二场高考,而此前他们只能照顾、鼓励,这次是真刀实枪参与,或者强硬主导、或者有力指引。
有的意志强硬,要求孩子绝对服从,有的坚持妥协兼顾,有的希望让孩子通过这次选择,完成一次真正的成人礼。有人说,高考是嫁女儿,把女儿嫁给大学,因为过了这个阶段,孩子的很多思想、判断开始形成。
杜家:
儿子坚持己见又部分妥协
杜明今年高考了,这在杜家、杜的家族以及很多亲戚中,聚合成了极高的关注度。
不过,杜明真正感觉到“高考不是一个人的事”,是在知道成绩后、填志愿前的6月25日至7月1日。“亲戚们都参与进来,很热心,有时候也觉得乱和烦,”18岁的杜明已经有1.77米高了。
“商量志愿这段时间,真是孩子的第二次高考,我们家长的第一次高考。”爸爸老杜则说。
6月25日中午,老杜一家在紧张中查询到了分数,杜明的分数压过一本线5分。“能过重本线,我是比较满意的。”杜明说。“孩子考得不错,不过要填什么志愿呢?比较棘手。”老杜说。
杜明想填华农,因为这是国家重点高校,而且校园大且漂亮。而且,杜明还想报多一个外省的高校。老杜觉得华农的名字会限制求职,他觉得广东财经大学也很好。
“今年这个分数报广东财大还不一定能进呢。”老杜说服小杜:“假如你将来到外省工作,华农的名头响;如果你留在广州,那广东财大听起来好听,爸爸妈妈是希望你留在广州的。”
老杜也不想让儿子到外省去读书。“我们志愿都填广州的吧?”他对儿子说,将来大学同学毕业了,都在广州,大家一起玩多好。
杜明说,自己从小到大都没出过广东省。如果有4年的时间走出广东,他认为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老杜选择了协商的方案。他和杜明各拿一张白纸,写下“华农”和“广东财大”各自的好处。然后放在一起比较。至于杜妈妈,则充当了协调员的角色。最终,由于杜明的坚持,他重本线的第一志愿选择华农。杜明也做了妥协,他在华农的志愿中表示不服从调剂,在二A第一志愿填了广东财大,并且表示“服从调剂”。
“这个结果我很满意,比较客观。”老杜说,儿子既坚持了自己的意见,又部分对家长作了妥协。他说,无论怎么样,大家都能接受。
刘家:
把女儿嫁到大学里
“我觉得自己跟嫁女儿一样,把女儿嫁到大学里。”刘应华说。刘应华的女儿毕业于华附,读理科,她对女儿志愿填报的意见是:想读什么学校,什么专业,她都支持。
在刘应华看来,一场完整的高考,既让孩子能上高等学府接受教育,更重要的是一场“成人礼”。“我们夫妻为了孩子高考,也付出了很多,她也看在眼里。高三这一年,我觉得她真正感受到了父母的爱,也更关心我们。哈哈,看得出来的。”
杨燕的女儿小琳,自小受到严格的保护和约束。读小学后,穿裙子需要得到批准,在外面吃点零食需要汇报。18年来,从来没有脱离家长的看管离开过广州。不过这一次填志愿时,经过“再三斡旋”,小琳志愿表上竟然出现了三所省外高校,分别是浙江工商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泉州师范学院。
“当女儿把自己的方案拿给我看时,头一回明显感觉到她这么有想法。”杨燕说,而且她也吃惊自己竟然没有作出太大的反弹。“她听从了我之前希望她报两所师范院校的建议,不过我一直以为会是韩山师范一类的省内高校。”
小琳详细比对了分数段,以说明填报的合理性,并且乖巧地列出了三所大学所在城市的气候、风景和安全指数。
“我一下子就被说服了。”杨燕说。晚上她想来想去,憋不住对着老公笑了:“孩子真的长大了。”(文中杜明为化名)
版权所有 © 北京网库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内蒙古114招生网 – 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内蒙古高考政策,内蒙古高校推荐,内蒙古自考成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胜古中路1号蓝宝商务大厦402 邮编:100029
电话:010-80788512 传真:010-80788512
ICP备案号:京ICP备12024748号 技术支持:中国网库[
31.25]